为贯彻落实2007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6月6日,人文教育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唐昊博士,为我院05、06级以及小学教育专业03、04级学生共5800多人做了两场关于《建设中国的“和谐周边”》专题的精彩讲座。人文教育系主任陈建华、人文教育系总支书记訾文良、学生处处长陈曦、思想政治理论课负责人李霞、“形势与政策”课主讲教师刘国文、以及思政课全体教师和各系辅导员聆听了报告,讲座由陈建华主任主持。
唐博士从中国周边概况讲起,他认为,从“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战略格局来看,中美、中俄、中欧关系稳定发展,中日关系逐步改善,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战略协作更趋深入。中国周边关系虽然朝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有其脆弱的一面。这两个方面都集中地体现在中国与两个大国——日本和印度——之间的交往上。
关于中日关系,唐博士从靖国神社、钓鱼岛、东海油气田之争、日美安全合作、战争赔偿、遗弃在华化学武器、政治经济(输石油管道等)七个中日关系症结问题和中日关系的突破以及中日关系的最新走向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关于中印关系,他从中印关系史、中印边界争端以及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认为,中印关系是我们在处理和西部国家关系时需要极为重视的一对双边关系。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的大国,双方的和平、合作对亚洲的稳定发展极为重要。目前看来,中国和印度双方都十分重视发展双边关系,愿意进一步加深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双方边界问题的解决有向好的趋势。近几年几个边界条约的原则性协定,为两国之间进一步加强交往、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边界问题和两国之间的其他问题奠定了基础。
讲座之后,唐博士还和我院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了看法,同学们认为,通过学习,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