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天赠在校团委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团委工作汇报,与校团委教职工共同研讨职业本科办学新形势下共青团如何更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组织优势赋能学生成长成才。
调研中,校团委书记刘锦鑫从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校园文化五个维度汇报近期工作,重点介绍“青马工程”“墨子科技节”“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品牌项目,并围绕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团委将以“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核心,打造更具职教特色、更具育人实效的共青团工作新格局,表达团委全体同志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奋力开创学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的信心与决心。
李天赠认真听取汇报,对团委近年来在服务学生成长、助力学校发展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学校成功升级为职业本科大学,既是发展新机遇,也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团委作为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要主动扛起育人使命,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法,将育人目标融入各项活动中,真正让团委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加油站”和“练兵场”。
李天赠强调,团委要聚焦学生综合能力提升,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平台搭建,促进能力多维拓展。系统规划、精心设计各类活动平台,无论是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技,还是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都要着眼于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机会。要通过这些平台,有意识、有步骤地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二是聚焦综合素质,涵养职业精神与人文底蕴。活动设计要超越简单的娱乐性,注重与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相结合,融入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法治意识、心理健康等元素,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的复合型人才。三是精准职业引航,服务学生就业。通过主题团日活动、榜样选树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联动企业、校友及校内外就业平台,搭建实习就业信息桥梁。通过以上措施打通职业启蒙到就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就业服务新模式。四是提振“精气神”,展现昂扬风貌。要通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营造昂扬奋进的校园氛围,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积极向上,展现职教本科学生的青春风貌,让“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形象在校园蔚然成风。五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把握团委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将思想引领贯穿工作全过程,尤其要聚焦社团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严格落实社团活动“三审三校”制度,确保社团活动导向正确。同时,加强对社团骨干的思想教育和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及时排查化解社团意识形态风险点,切实筑牢校园思想防线,推动团委及社团工作与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接下来,校团委将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聚焦主责主业,主动融入学校发展大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建设高水平职业本科院校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张雪阳
审核:刘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