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至23日,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第20届智能系统与知识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以下简称ISKE会议)在我校召开。会议由我校主办,我校智能制造学院承办,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全国机器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西南交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全国非经典逻辑与计算协会中国逻辑学会协办。
会议收到来自中国、英国、比利时、奥地利、德国、沙特阿拉伯、越南、美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学者的162份论文投稿。来自世界各地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17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大会总主席、悉尼科技大学路节教授,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小东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香港城市大学陈关荣教授、西湖大学金耀初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徐扬教授、哈恩大学路易斯·马丁内斯·洛佩斯教授、哈根大学沃尔夫·冈·哈朗教授等参加活动。大会主席、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宋玉宏教授主持开幕式。

杨小东表示,此次会议在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召开,既体现了国际学界对学校学科建设的关注,也彰显了顺德产业沃土对全球智慧的吸引力。近年来,顺德积极构建“核心零部件研发—智能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应用”全链条智能制造生态,全面布局智能传感器、工业互联网等关键赛道,集聚超千家智能制造企业。扎根这片智造沃土的顺德职业技术大学,与美的、库卡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与研发中心,形成“产业需求导向、校企协同育人”特色,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提供重要支撑。欢迎全球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来顺德、来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携手攻克行业难题,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全球典范。

路节在致辞中回顾了ISKE会议多年来在推动智能技术学术研究、促进全球行业协同创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本次会议在论文投稿质量、参会嘉宾代表性上的突出表现,并对顺德职业技术大学的筹备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期待全体参会者能在本次会议中收获前沿成果,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在主题报告环节,三场高水平学术分享为参会者带来智能领域的思想盛宴。陈关荣教授以“复杂网络高阶最优同步”为主题,系统回顾复杂网络同步问题的研究基础,提出最优网络同步准则,深入探讨高阶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同步优化路径,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给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金耀初教授以“深度学习与大语言模型时代的数据驱动优化”为主题,介绍数据驱动优化的核心思想与主要挑战,重点分析深度学习与大语言模型带来的范式转变,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徐扬教授以“自动定理生成”为主题,展示了团队研发的新型自动定理生成系统 Δ1。该系统无需内置传统定理证明器,基于全三角标准矛盾原理,能自动生成可证明正确的命题逻辑与一阶逻辑定理,避免了繁琐的人工验证,可在信息安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技术分会场环节采取学者专题报告、论文口头展示、海报展示、专题研讨等形式,覆盖“学术交流—产业对接—文化互动”全维度,涵盖不确定性决策、传感与控制融合智能、边缘计算与心理健康AI应用、知识工程与管理等领域。来自上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北曼谷先皇科技大学、德国哈根大学、法国国立高等纺织工艺学校、西班牙哈恩大学、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的专家学者在分会场作了专题报告。分会场中,通过主席的专业点评与针对性引导,推动参会者围绕技术难点、应用场景与未来方向展开充分研讨,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现场共展出38份机器人视觉引导、电力负荷预测、医疗AI诊断等领域的学术海报,海报作者与参会者深入研讨,进一步丰富了学术交流的层次与实效。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还前往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实地感受顺德智能制造产业的先进技术、全链条生态与发展活力,直观了解产业一线的技术需求与应用场景。

本次会议全方位展示了智能系统与知识工程领域的国际前沿进展,成功链接了全球智慧资源,深化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充分彰显了我校在智能制造、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与科研实力。学校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国际学术交流与校企合作,积极集聚全球顶尖人才与创新资源,全力攻克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难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助力全球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范淇元
审核:宋玉宏